速生法桐苗圃好多金针虫应如何消灭

速生法桐金针虫是叩甲(鞘翅目Coleoptera叩甲科Elateridae)幼虫的通称, 广布世界各地, 危害速生法桐、小麦、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以及林木、中药材和牧草等,多以速生法桐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, 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地下害虫。
金针虫随着土壤温度季节性变化而上下移动,在春、秋两季表土温度适合金针虫活动,上升到表土层危害,形成两个危害高峰。夏季、冬季则向下移动越夏越冬。如果土温合适,危害时间延长。土温是影响金针虫危害的重要因素。春季雨水适宜,土壤墒情好,危害加重,春季少雨干早危害轻,同时对成虫出土和交配产卵不利;秋季雨水多,土壤墒情好,有利于老熟幼虫化蛹和羽化。
速生法桐苗圃好多金针虫应如何消灭
1、农业防治
  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为合理施肥、精耕细作、翻土、合理间作或套种、轮作倒茬。耕作方式应适宜,不能使用未处理的生粪肥,适时灌溉对地下害虫的活动规律可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。土壤含水量对主要地下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。
  2、速生法桐生物防治
  1)植物性农药。利用一些植物的杀虫活性物质防治地下害虫.如油桐叶、蓖麻叶和牧刑叶的水浸液,以乌药、芜花、马醉木、苦皮藤、臭椿和差皂素等的茎、根磨成粉后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较好。
  2)昆虫病原微生物。昆虫病原微生物具有寄主广泛、毒性高、致死速度快、使用安全等特点,对一些化学药剂难以防治的钻蛀、隐蔽性害虫及土壤害虫具有特殊的防效,应用前景极为广泛。寄生金针虫的真菌种类主要有白僵菌和绿僵菌。
  3)捕食性天敌。由于金针虫在地下活动,因此捕食性天敌在控制金针虫为害上很难发挥大的作用,尚未有利用捕食性天敌成功控制金针虫的案例报道。
  4)性信息素诱杀。金针虫成虫已经出土,可利用性信息素诱集,是金针虫种群动态监测和防治的重要手段。
  3、物理防治
  物理防治方法对作物的伤害较小,并且容易实施,成本较低,但效果可能稍差些。最常用的方法为人工捕杀、翻土晾晒、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。金针虫对新枯萎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,可采用堆草诱杀.另外,羊粪对金针虫具有趋避作用。
  4、化学防治
  化学防治是当前控制害虫最为有效和快捷的方法之一,当前国内外控制金针虫的主要途径仍依赖化学防治。但金针虫在土壤中活动深度变化较大。药剂施入土中很难发挥理想的杀虫作用,并易造成环境污染,危及食品安全,因而药剂的筛选及施药方法是化学防治的关键。目前,化学农药常用于土壤处理、药剂拌种、根部灌药、撒施毒土、地面施药、植株喷粉、毒土(饵)、涂抹茎干等来防治地下害虫。一些药剂实验中,辛硫磷、甲基异柳磷最为常用,效果也较明显,还有二嗪农、敌百虫、速灭杀丁、林丹、艾氏剂、地虫磷、呋喃啉、乐斯本、硫双威、毒死蜱、氟氯菊酯等。通过防治实验和对金针虫为害的系统观察,明确金针虫的发生时期,选择合适的关键时期进行防治,效果最好。
在金针虫活动盛期常灌水,可抑制危害。
定植前土壤处理,可用48%地蛆灵乳油200毫升/亩,拌细土10千克撒在种植沟内,也可将农药与农家肥拌匀施入。
生长期发生沟金针虫,可在苗间挖小穴,将颗粒剂或毒土点入穴中立即覆盖,土壤干时也可将48%地蛆灵乳油2000倍,开沟或挖穴点浇。
农业防治方法:精细整地,适时播种,合理轮作,消灭杂草,适时早浇,及时中耕除草,创造不利于金针虫活动的环境,减轻速生法桐作物受害程度。

最新图文